顶点笔趣阁 > 惊鸿楼 > 463.第461章 番外 京城五霸(八)

463.第461章 番外 京城五霸(八)


张大娘想在山上找个地方葬了张姐姐,可还没有下葬,就又有媒婆找上门来,原来竟然是说阴亲的,有户人家得知招财村里死了个年轻姑娘,便找媒婆上门说亲,要把张姐姐配给他们家里那个死了几年的老光棍。

    老光棍没成亲就死了,按照当地习俗,无论男女,只要是没成亲就死了的,都不能葬入祖坟。

    因此老光棍一直不能葬入祖坟,最近频频给家里人托梦,说他一个人孤单寂寞冷,于是家里便来给他张罗亲事。

    同样的说辞,这个媒婆也说了一遍,什么不嫌弃张姐姐生前被人坏了身子,什么除了他们家也没人看得上,这一次,张大娘已经没有力气抄棍子轰媒婆出去了,她直挺挺晕死过去。

    那媒婆是被冯景春打出去的。

    张姐姐的尸体,是半夜里悄悄埋到山上的,担心死后被偷尸,连墓碑也没敢立,只用了两块石头做记号,五霸帮助张大娘葬了张姐姐,五人回来后心情都很沉重。

    这是他们第一次面对身边人的死亡,也是第一次感到无能与无助。

    五霸沉寂多日,做什么都没有精神,甚至就连在傅奶奶家里的碰头会也取消了,因为冯景春要陪着张大娘,她担心张大娘会趁她不在寻短见

    即使这样,仍然有人在背地里说张姐姐的坏话,说她没成亲就坏了身子,给招财村抹黑。

    张姐姐是张大娘从外面捡来的孩子,因此,每当有人说起张姐姐,张姓的婶子们就会重申:“那是从外面捡回来的野种,我们老张家可没有这种伤风败俗的贱货。”

    律法上没有背后骂人这条罪,否则何小九一定把她们送进衙门。

    她带着三丫坐在半山腰的大石头上,招财村一览无余。

    何小九想难怪皇帝娘常说世上最难测的就是人心,也难怪皇帝娘说不能一叶障目,要走出去,亲眼去看,皇帝娘还说你轻易就能看到的,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,你轻易就能听到的,都是别人想让你听到的。

    何小九转过身,对三丫说道:“三丫,我走出了京城,看到了很多很多在京城看不到听不到,在奏折里也看不到听不到的,可我却一点也不开心,相反,我很难过。”

    三丫一脸茫然,她不懂何小九说的奏折是什么,她只能跟随自己的心去劝解:“别难过,你还是孩子,你还只有八岁呢。”

    何小九发出一声与年龄不相符的叹息:“庆幸的是,我八岁就领略到了这世间的阴暗。”

    之后的很多年里,无论她是何小九还是何佳遇,无论她是皇太女,还是皇帝,她总是会想起八岁那年,她看到听到的那些人间疾苦,面对那些歌功颂德时,她都会学着皇帝娘的语气说一句任重而道远.

    五霸的消沉持续了一个月,就在他们来到招财村的第三个月,终于迎来了一个好消息。

    吕家姐妹的文章通过海选,衙门里送来了大红喜报,并且派人送她们去京城参加笔试。

    全县只有她们两人入选,这是县里的大事,县丞连同县学的人全都来了,县丞当众宣布,免去老吕家今年的赋役,如果吕家姐妹当中能有一个进入前十名,赋税免三年,若是两人全都进了前十名,就免六年!

    除此以外,县里还送来两套笔墨纸砚连同四十两银子,让吕家父母给两个孩子各做一身上京穿的新衣裳。

    整个招财村沸腾了,当听到免赋税,村里人就惊掉了下巴,只恨那县丞大人嘴里说的为何不是自己家,待到看到县丞大人亲手把四十两白花花的银子交到吕大伯手里时,众人就更酸了。

    这还是那个被大家笑话的老吕家吗?

    老吕家没钱给儿子娶媳妇,却吃糠咽菜供女儿读书,不知多少人笑话他们,戳他们的脊梁骨。

    可现在,老吕家不用和他们一样缴赋税,服劳役,还有官老爷给他们送银子,老天爷这是眼瞎了吗?这免赋役的好事落在自己家多好?

    但是村里人很快就找到了平衡,有啥了不起的,还不是两个赔钱货?不过就是四十两银子而已,那也比不上自己家的大孙子。

    可是打脸这回事,要么不打,要么就是连着打。

    县衙里的人前脚刚走,县里有几个大户便来到这小小的招财村。

    县里的首富,同时也是皇商的孙家,送来了一百两银子;

    世代书香的吴家让人送来了几本书,还有一张帖子,村里人不知道这帖子有什么用,还是冯墨秋告诉他们,拿上这张帖子,吕家姐妹可以到京城里最有名的树人书院读书。

    村里人惊呆了,吕家的两个丫头这就能给家里赚钱了?前有四十两,现在又是一百两,而且还能到京城读书?

    村里人虽然识字的不多,可也知道能到京城读书是祖坟上冒青烟的事,这样的好事若是能给自己家该有多好。

    于是好笑的事情发生了,真有那脸皮厚的来到吕家,让吕大伯把这到京城读书的机会让给自家,还拉着自家儿子当场下跪,要给吕大伯当干儿子,甚至就连媒婆也出动了,有那县里和镇上的大户人家看上了吕家姐妹.

    吕大伯一家轰走了要给自己当干儿子的,也婉拒了上门提亲的,关门闭户给两个女儿准备行装。

    招财村却再也无法恢复平静,吕家的这两个女儿震撼了所有人,尤其是那来提亲的媒婆告诉他们,相中吕家姑娘的那户人家是有官身的,那位小公子的父亲和叔叔都是做官的,人家不嫌弃吕家穷,就是看上吕家姑娘的才情了。

    就连里正也直叹气,他是走眼了,以前是小看吕家了。

    三天后,吕家姐妹由县学的人陪同去了京城,出村那天,全村人都到村口送行,就连附近村子的人也来了。

    之后的半个月里,吕家姑娘就是村里人茶余饭后谈论的对象,有人说吕大伯脑子坏掉了,为啥不跟着闺女一起进京啊,怎么就放心让外人带走两个黄花闺女,就不怕像张姐姐那样被人坏了身子,做下伤风败俗的事?

    何小九刚好听到,正想指着那人的鼻子开骂,就听到一个妇人啐道:“你懂个屁!也就你个眼皮子浅的才会这样想,你没听说隔壁县的知县都是女人吗?依我看,这吕家的两个丫头以后怕是要走当官的路子,你没见县里对她们有多重视,那县丞大人还说她们是啥国子眉的。”

    何小九连忙补充:“是巾帼不让须眉。”

    妇人笑着说道:“对对对,就是这句话,不愧是京城里来的小孩,懂得就是多。”

    于是从此以后,村里人又开始说起吕家姑娘当官的事,就在众人的谈论声中,吕家姑娘从京城回来了。

    她们出村时坐的是县学里雇的马车,回来时则是两驾马车,一驾是她们坐的,另一驾马车上坐着的则是国子监和县学的官员。

    只不过马车在村口把她们放下,便直奔县城了。

    听说吕家姑娘回来了,村里没有下田的人全都来到吕家看热闹。

    吕家那破败的院墙外面围满了人,过了好一会儿,里正从吕家出来,众人连忙围上他,七嘴八舌:“咋的啦,吕家丫头没考上,让人送回来了?”

    “我就说嘛,丫头片子读的哪门子书,没用,都让我说中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该不会是吕家丫头做了丢人现眼的事,惹了京城的大官不高兴,不让她们去那京城的学堂里读书了?”

    里正原本一团喜气,这会儿已经气得想要骂娘了。

    “你们胡说八道什么,福气就是这样让你们给咒没了,我告诉你们,吕家姑娘好得很,人家一个考了第三名,一个考了第七名,现在要去国子监读书了,这次回来就是来办手续的。”

    村里人不知道国子监是什么地方,里正也说不清,只知道那是很了不起的学堂,通着天的。    

    五霸却是知道的,因为冯墨秋明年也要去国子监的少年班读书。

    前朝除了监生以外,勋贵或者四品以上官员子弟,八岁之后也能入国子监读书,到了大成朝,这些旧例全都改了。

    国子监只有考和大赛保送两个途径。

    尊贵如何小九,她想进国子监也是要考的。

    冯墨秋今年已经考上了国子监,但是何小九和董金宝、冯景春全都没有考上,至于陆问,他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,年龄不够,要八岁以后才能参加考试。

    于是冯墨秋便决定延后入学,总不能五霸当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国子监吧,闯祸也要有人作伴吧。

    至于吕小麦和吕小稻,不用问,她们是这次征文比赛保送的。

    历来这种大赛的前十名都有保送资格,她们一个第三,一个第七,保送的毫无悬念。

    “到国子监上学有啥好处,能赚钱吗?”有人问道。

    何小九语气淡淡:“能见到皇帝,还能陪皇太女一起玩。”

    “啥?”

    何小九听到一片吸气声,她继续说道:“国子监的学生有见到皇帝的机会,还能跟在皇太女身边,陪她玩,指导她的功课。”

    好吧,吸溜声更大了,我的老天爷啊,这吕家丫头以后就是能见到皇帝,还能给皇太女当老师的啊。

    何小九:不是老师,就是给我指导功课。

    皇帝娘坚信,同龄人更容易沟通,所以会从国子监里挑选十来岁的少年男女给她指导功课,还会陪她出席一些场合。

    但是村民们还是一致认为,吕家姐妹以后是要给皇太女当老师了。

    何小九:随你们怎么想吧,皇太女懒得解释。

    待到吕家姐妹再一次离开村子,五霸便发现,村里的风向变了。

    谈起吕家,村里人从发酸,渐渐变成了羡慕,不久之后的一天,里正带着小儿子和大孙女从外面回来,别人问他去哪了,里正一脸得意:“带着国宗和大妮去镇上的学堂报名了,学堂里的先生夸他俩聪明,说他们都是读书的好苗子,那位先生还给大妮改了个名字,叫傅文瑾,你们听听,这名字多好听,一听就是个有出息的。”

    有人说道:“一个丫头,能有多大的出息,还能比得上小子?”

    里正唬起脸:“胡说,当今皇帝就是女的,这世上有哪个男人比得上她老人家?”

    抬出皇帝,谁还敢反驳?

    里正就是全村的表率,没过多久,傅家本家里又有一户人家,把正在田里干活的女儿送去了学堂,换回了那个只会在学堂里打架,念了几年书也没认识几个字的儿子。

    转眼便到了离开招财村的日子,冯景春执意带走仍然沉浸在悲伤之中的张大娘,老张家也想甩掉这个包袱,冯景春要把人带走,他们没有异议,但是要让张大娘把她的房子让出来。

    冯景春替张大娘答应下来,没有房子也好,可留恋的东西又少了一样,以后回来给张姐姐上坟,直接上山,连村子也不用进了。

    何小九要带走三丫,却遇到了麻烦。

    老钟家死活不肯放人,最后狮子大开口,开价五十两!

    村里人都说钟老婆子想钱想疯了,五十两啊,她家二丫只是开价二十两的彩礼,到现在都没能嫁出去,一个瘦了巴几的三丫,竟然开价五十两,谁会买?

    不过也有人说,钟老婆子是看出这个叫大九的小丫头家里有钱了,所以才会一开口就是五十两。

    何小九才不想惯着她,一口价十两,钟老婆子不答应,何小九掉头就走,钟老婆子急了,说道:“二十两,二十两你就把她领走。”

    何小九停下脚步,冷冷说道:“二十两,签断亲书!”

    钟老婆子不傻,知道如果只是把三丫卖了,京城离得不远,只要知道何小九家住哪里,还是能找到三丫要银子的,那些把女儿卖去当丫鬟的人家都是这样做,孝字大过天,哪怕已经卖身为奴了,三丫还是钟家的女儿。

    可是签了断亲书就不一样了,以后就别想再从三丫手里拿银子了。

    钟老婆子不想签,还想胡搅蛮缠,何小九转身就走,钟老婆子咬咬牙:“签就签,说好了,二十两!”

    何小九看一眼来接他们的宗勤,宗勤拿出两个白花花的银元宝,钟老婆子眼里冒光,二话不说,便在断亲书上签字画押按了手印。

    何小九带着三丫回到京城,她回宫的第一件事,就是紧紧抱住皇帝娘的腰:“娘,我想你了。”

    次年,皇庄里试种新稻种初步成功,何小九推荐了招财村,招财村和另外十几个村子,便成了第一批高产新稻种的受益者。

    张大娘到京城后,没有住在冯家,而是去了善堂,初时她只能做些洒扫的工作,可能是孩子们的笑声治愈了她,她终于从悲伤中走出来,照顾善堂里的孩子们,后来收养了一个女孩。

    至于三丫,何小九没让她留在宫里做宫婢,而是把她送去了女子学堂,三丫在女子学堂里半工半读学手艺,她不是吕家姐妹那样的读书种子,但她心灵手巧,又能吃苦,她的未来一片光明。

    京城五霸的故事还在继续,何小九带着她的小伙伴们又去过很多地方,直到十五岁时,他们才分开。

    何小九改了名字去做县丞,冯墨秋继续在国子监读书,冯景春同样改名换姓进了军营,而董金宝则去了镇江船厂,至于陆问,在何小九去做县丞之后,他便离家出走,正当武安侯府四处找人时,他已经悄悄来到何小九所在的那座县城里当了一名衙役。

    三年后,何小九回到京城,在六部里轮职,又三年,西南边境起了战事,何小九随父一起出征,战功加身。

    四年后,大成开国皇帝何苒退位,做了太上皇,时年二十五岁的皇太女何佳遇登基,改年号盛安。

    (全文终)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zwyz8.com/db/24258/212690.html)


1秒记住顶点笔趣阁:www.zwyz8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zwyz8.com